从史料选用看高中历史的学科价值——浅评田国华老师的《千年之忧》一课

作者:教务处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1年12月23日

 

2011年12月18-20日,2011年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“疑难问题解决”专题培训在湖州德清高级中学召开,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,收获良多。本次培训共开出大学教授讲座两个,展示课五节,以下是本人对其中一节展示课的粗浅思考:
从史料选用看高中历史的学科价值
——浅评田国华老师的《千年之忧》一课
如今许多人甚至包括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内,对于历史教育的价值真谛并无正确的认知,仍聚拢在“背多分”的大旗之下。正因如此,他们将全部的经历集中于“如何传授知识,如何使学生记住知识”的教学论层面,而对于讲什么的课程论层面,却鲜有考虑,只是依照课本所呈现的和考试所要求的向学生进行单向的传递。我们一直低头走路,却从没有想过我们走的是什么路,也没有抬头看看前方是否有路,更没有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。这样糊里糊涂走下去,结果不是墙壁,就是悬崖。
嘉兴市元济高级中学田国华老师在追寻历史学科价值这一方面,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,他的《千年之“忧”——回眸范仲淹和庆历新政》一课“以真求真”,以自身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的“求真”为范,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历史学科的“求真”价值,从而确立“求真”的情感态度价值观。
田老师的“求真”主要体现在史料的选择、呈现和解读方面。
历史课堂的史料应有两个基本用途:一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,二是作为证据说明某一问题或观点。如果我们选择证据本身出现了错误,那结论可想而知,我们便成了以讹传讹、散布谣言的历史罪人,历史又将如何“拨开云雾见月明”。因此,在史料的选择上我们应慎之又慎,同时考虑到课堂的时间限制和学生的认知水平,材料的呈现必须简洁明了,直指主题,使每则材料都发挥其应有的训练功能。田老师的这节课为我们在史料选择,呈现和运用方面不仅体现了其扎实的史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能力,更是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。
在史料选择方面,田老师选取了《通典》、《宋史·范仲淹传》等原始典籍,古今文化学者对范仲淹及庆历新政的论述,如叶适、钱穆、邓广铭等,还有教材编写者的观点,使学生在古今的对话和不同观点的对撞之中,不仅回到了历史的现场,明白了庆历新政的来龙去脉,感受到了改革的艰难险阻,更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的一次“求真之旅”。
对于史料的呈现,田老师也是精心设计。如在庆历新政的背景环节,对所涉及到的北宋财政、官员人数、军队人数等这些繁复数字匡以表格,学生在纵向的对比中轻松地理解了“三冗”问题。还将范仲淹的从政经历梳理成为大事年表,使学生很容易理解“范仲淹的从政经验丰富,对北宋社会感受真切深刻”等结论。
根据不同史料的不同特点,田老师使其选择和呈现的材料发挥了各自的功能。导入的宋仁宗和范仲淹的小故事比较简短,用来训练学生“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”的能力;文字型的史料,如庆历新政内容环节关于官吏升降改革的史料,则训练学生“史料的理解”;对同一问题进行议论的多则史料,则用来“合作探究”,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探究意识,如失败原因环节的多则史料。
当然,瑕不掩玉的缺憾在所难免,就史料选择这一方面来说,在选择史料时对作者的身份立场、史料的来源等应再精益求精,且原始典籍或一手资料较少。但这都无法掩盖这节课的价值所在:整堂课在史料的贯穿下,环环相扣;疑问在师生的的研读中,迎刃而解。
有人说,历史的学科价值在于借鉴。没错,但我认为“借鉴”仅是结果的拿来,而“求真”才是价值的内化,前者的魅力和价值远逊于后者,今天我们正是缺少对后者价值的认知与追求。
 
顾 野
 
 
点击数: 【字体: 收藏 打印文章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
Baidu
map